中元节,包封如何写,有什么讲究
文/成长新视点
中元节,包封的写法,主要有格式、称谓两大内容。包封反面,只写一个草体的封字,要压着折纸的缝写,代表封口,以免中途被别人拿了去。包封正面,写的是寄件人和收件人姓名、彼此称谓、日期等,这是核心内容,尤需注意。
一、送包封的时间不同,称谓有别。
送包封,主要在三年内和三年后的称谓有区别。三年内,亡男称新逝显考,亡女称新逝显妣。三年后,亡男称故显考,亡女称故显妣。
二、包封的书写格式及说明。
格式的排版,是从右到左,是竖着书写,不是现代的横版书写,规范书写内容如下。 1.第一行,空二格。 今逢**之期孝男(媳)***携孙***具袱钱*包上奉 ;2.第二行,不空格,写在正中,字体比第一行大。 故显考/妣*(姓)公**(名讳)老大人/老孺人受用 ;3.第三行,写在下三分之一处。 孝男(媳)***叩 ;4.第四行,高于第三行处。 天运年*月*日*化钱。
说明解释:
1.右上角“**之期”,讲的是原由、时间。正月初一、五月初五、七月十五、八月十五,分别称为“元旦”、“端阳”、“中元”、“中秋”。 2.第一行和第二行,是主体部分,注明收钱人的称谓、姓名。“故”,死也。“显考”、“显妣”是父亲、母亲的敬称,至于父母是否“显”过,并不重要。男的接着写名讳。女的写姓氏即可,不写名字。
“老大人”、“老孺人”是敬称,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,一律“大人”、“孺人”称呼。
寄的人看似后人名字罗列,其实并不简单。男人的配偶,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。未出嫁的女儿、孙女可以写名字,但出嫁后就不能再写了。
三、包封上对已故亲人的称谓和自称。
包封上对已故亲人的称谓和自称,遵从中国传统民俗,下面以第一人称的方式,列举各种亲戚关系的称谓和自称。
九代:故鼻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耳孙叩
八代:故远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云孙叩
七代:故太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乃孙叩
六代:故烈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弟孙叩
五代:故天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来孙叩
四代:故高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玄孙叩
三代:故曾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曾孙叩
二代:故祖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孙叩
一代:故显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受用 孝男叩
父之兄:故伯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胞侄叩
父之弟:故叔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胞侄叩
父之堂兄:故堂伯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堂侄叩
父之侄:故堂兄/弟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堂兄/弟叩
母之父:故外祖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外孙叩
母之兄或弟:故舅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外侄叩
母之伯爷:故堂外伯祖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堂外孙叩
母之堂兄:故堂母舅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堂外侄叩
父之姐夫:故姑父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内侄叩
父之姐妹:故姑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胞侄叩
父之姑爷:故姑公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内侄孙叩
父之姑娘:故姑婆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侄孙叩
同父母之姐:故胞姐*(姓)老孺人受用 胞弟叩
胞姐之丈夫:故姐夫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内弟叩
母之姐夫:故姨父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姨侄叩
母之姐妹:故姨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姨侄叩
妻之父:故岳父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婿叩
妻之伯爷:故伯岳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侄婿叩
妻之伯娘:故伯岳妣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侄婿叩
妻之祖父:故内祖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孙婿叩
妻之姐夫:故襟兄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襟弟叩
妻之姐姐:故姨姐*(姓)老孺人受用 姨妹/弟叩
祖母之姨侄:故姨表爷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表侄叩
母之姨侄:故姨表兄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姨表弟叩
岳母之舅娘老表:故内表母舅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外侄婿叩
妻之表兄:故内表兄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表妹弟叩
干爹:故寄父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寄男叩
干爹之父亲:故寄祖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寄孙男叩
干爹之岳父:故寄祖考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寄外孙叩
干爹之子:故寄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寄弟叩
后父:故继父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 孝继男叩
后母:故继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继男叩
大妈的儿子对小妈:故妾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嫡男叩
小妈的儿子对大妈:故嫡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庶男叩
奶妈:故乳母*(姓)老孺人受用 孝奶男叩
丈夫:故良人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荆室叩
妻子:故贤妻*(姓)受用 为夫具
朋友:故彦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世弟叩
老庚:故庚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庚弟叩
后夫对前夫:故同绿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同绿弟
徒弟对师父:故恩师*(姓)公*(名字)老大人受用孝 孝门徒叩
拜把兄弟:故血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血弟叩
道士对老师:金羽化法师*(姓)公*(名字)大真人受用 孝门徒叩
伯叔对侄儿:故贤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愚伯/叔
亲家:故姻兄*(姓)公*(名字)受用 姻兄
未婚夫对妻:故结发*(姓)断弦妹受用 断弦兄
未婚妻对夫:故淑配*(姓)公*(名字)无缘兄受用 无缘妹
结语。
一片孝心,遥祭先人。包封的大小随个人心意,多少皆可。包封的书写内容,也可以适当简化,以地方风俗为好。在中元节,有的地方,还有放河灯的民俗,这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