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y Open
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

古代墓室的三种形式

第一种:木椁地宫。进入阶级社会后,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,统治阶级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。河南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商代亚字形墓,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,加上墓道,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,著名的司母戊鼎即出于此。王和各级贵族的墓,都用木材筑成椁室。椁是盛放棺木的“宫室”,即棺外的套棺,将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,下有底盘,上有大盖,在椁内分成数格,正中放棺,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,称之为厢,分别安放随葬品,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的西汉墓棺椁形式墓葬即属此类。棺中女尸完好如初,厢内随葬品有漆器、帛书、绵绣、乐器、竹简、木俑、农畜产品、中草药、印件等1000余件。

西汉时期,棺椁的用料及规格发挥到了极致,这就是黄肠题凑的出现。黄肠题凑其规模、复杂程度为木椁地宫最高峰。所谓“黄肠”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,“题凑”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。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。根据汉代礼制,黄肠题凑与金缕玉衣、梓宫、便房、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第二种砖石地宫:由于木椁地宫被盗、被焚的教训,砖石技术的发展,到东汉时地宫被砖石结构替代。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。地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形式,墓室的结构和布局,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。从汉到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,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。

第三种土洞地宫:在北方黄土富集地区,利用土层厚,粘性强,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,开凿成土洞土宫,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画。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,永秦公主、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,唐僖宗靖陵地宫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足球小将世界杯_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 - omail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