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棗俗稱印度棗,是長綠果樹的一種,在台灣南至屏東,北至南投都有人經濟栽培;果樹生長都有她的營養生長前置期..結果前期..結果高峰期..結果衰退期..老化期等等,所謂營養生長前置期是指果樹從苗木種植到開始結果的這段期間,這段期間最主要讓果樹養成強盛樹勢,使未來結果數量與品質能夠優異;而結果前期則是果樹養成強盛樹勢之後起先結果的幾年,這幾年的結果前期所生產的果實數量與品質雖然都有一個標準了,但仍與結果高峰有一段差距;結果高峰期,顧名思義就是果樹結果最多且最好的時間,在一般果樹生命週期當中,該週期最長,甚至有果樹的結果高峰期長達一百年(像是芒果);而結果衰退期則是果樹還會結果,但產量與品質皆開始從結果高峰期背離下滑,且一年比一年嚴重;老化期就是果樹已經老化,不堪經濟栽培需求的結果數量
就我所了解的印度棗,她的營養生長前置期很短,一般來說一至三年就可以達成,不像是梨柿則需要五到十年,而印度棗幾乎沒有結果前期產生,換句話說就是開始結果就是結果高峰期,但是她與其他果樹不大相同的地方就是她壽命短,相對的結果衰退期也來的早,老化期也來的早,經濟栽培上五六年就必須更新一次樹勢,也就是你所說的從鋸斷,重新嫁接,是因為更新樹勢的時間就是果樹的結果衰退期
而果樹施肥的時機依果樹種類與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,一般而言概略分為三種:禮肥,在果樹果實採收後所施用的肥料,為的是感謝果樹,才衍生禮肥,事實上有替果樹坐月子的效果存在;基肥,則是一年當中對於土壤相當重要的肥料,為的是讓土壤能夠補充一整年被果樹所吸收的元素養份,以及改善土壤質地所施用的肥料,成份上都是緩效的有機肥;追肥,就是從果樹開花著果之後所施用的肥料,目的在使促進果實品質以及增強樹勢
肥培管理的種類上,各種果樹的需求不同,且需求量也不同,且需求與需求量也容易因土壤性質不同而有所不一樣,所以也不便建議你什麼種類,但我給你的建議是參考經濟栽培的流程,這是人家多年栽培經驗所寫出的,雖然成果一定不會100%複製在你栽培上,但是差距也應該不會太大,休閒栽培嘛!就不需要要求到經濟栽培的嚴苛程度囉!